也谈拍马屁
文章来源:网络 作者:吴朝阳
今天正午,一个网友找我闲聊。当话题绕到拍马屁时,他说;如今“拍马屁”已成为了一种普遍而且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。“拍马”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,是“中国传统文化”的特色......对方讲得有理有据,听得我感慨万端!
的确,在现实社会、特别在单位职场中,“拍马者”真的比比皆是。那些“马屁精”大都善于查颜观色,四方讨巧、八面玲珑,极尽献媚献殷、阿谀奉承之丑态。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地,会尽施浑身解数,哗众取宠、趋炎附势。对领导卑躬曲膝、俯首贴耳,事事惟命是从,一副奴颜婢膝的嘴脸,令人叹为观止。当然,最终有些拍得好的”马屁精“、也因此平步青云,飞黄腾达。就如古时的李林府、秦桧、高俅、魏忠贤、和坤等,他们虽然大奸大恶,臭名昭著,为世人所不耻。但哪一个不风光得意,权势显赫。这一切就源于他们会善辨风向,逢迎拍马,钻帝王心窍空子(他们的马屁“艺术”也达到了炉火纯青、登峰造极之地步)。
说到此,我想起了前些年一个在我这边学画的徒弟。这徒弟在一外企上班(当时是利用双休日和晚间时间过来学画)。一次我问他,你上班好好的,何以想学画?他回;一方面是我的兴趣,更重要的是我公司总经理喜欢收藏字画。待我学会了,闲暇时创作几幅送给老板,到时加薪或升职就容易多了!听了我唏嘘不已。后来,他真的凭借着创作出几幅、我帮他修改过的“杰作”,送给老板,并连续几届夺取公司举办的书画比赛桂冠,而被领导赏识、职务连连上升。从之初的一个普通小组长荣升为部门经理直至部门厂长。让我叹赞此生“拍马”本领实在高,能揣摩上意、投其所好。用最低的成本,达到最实的利益。
相反,那些不懂得察言观色,不善于投机取巧的正人君子或老实人,就算他们的专业素质或业务水平再高,一生都可能怀才不遇。若单位、公司哪天缩编,下岗的名单里定有他们的名字。从古至今俱是一样。如唐代李白,虽然才华横溢。可是因其狂傲不羁,纵情自适,根本就不会奉承拍马,折腰侍权贵,而至他一生穷困潦倒,满腔的政治抱负得不到施展。清.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,当时虽官至县令。可因其为人疏放不羁,不随波逐流,不溜须拍马,更看不惯官场黑暗,而屡屡得罪上司,最后被罢官回乡,等等。
总之,拍马屁,虽人人痛之、恨之,却又乐之。又因为领导多喜欢,也就给“拍马屁”之风提供了滋长的土壤。它的确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,更是适应这复杂社会、赖以生存的一种必须之手段。否则也不会根深蒂固的绵延了几千年。何况,若没有和行贿连在一起,纯粹的“拍马屁”(靠嘴巴)是不违法、不犯罪、不需什么本钱的。领导高兴,自己有益,何乐而不为?
但,笔者认为这盛行的“拍马屁”歪风还是当刹。想,如果全社会的人都来“拍马”,会将世间弄得黑白颠倒、混淆是非(毕竟,“拍马屁”出于功利心的驱使,一般显得很虚伪),我们的社会又怎能和谐呢?
评论